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 ( )

A.h1>h2,M1<M2
B.h1<h2,M1=M2
C.h1>h2,M1>M2
D.h1<h2,M1>M2
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 B.左多右少 |
| C.左少右多 | D.左右均无 |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相同
B.A、B、C 点对应生长素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芽的生长,而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芽的生长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赤霉索均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
| B.使用植物激素可以调节果实的收获、成熟时间 |
| C.植物激素由特定的器官产生,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
| D.植物的某些生理效应取决于各种激素之间的相对含量 |
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的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
| A.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用吲哚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 |
| 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作用基团 |
|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
|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 |
| 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
| C.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
| D.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