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①②③ |
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基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承认和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
B.中国共产党成功化解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
C.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
D.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国共产党加紧和国民党全面合作 |
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 B.科技现代化 |
C.政治民主化 | D.国防现代化 |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棉花 |
担 |
6. 54% |
5. 72% |
印花布 |
匹 |
14. 25% |
4. 98% |
棉纱 |
担 |
6. 94% |
4. 86% |
这一现象造成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下图是某一年的《西方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现图中状况的主要背景是(单位:10亿美元)
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开始复苏 |
C.欧共体形成,与美、日经济三足鼎立 |
D.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