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 ( )
A.汉武帝对原先的法家思想不满 |
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
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
D.其宣扬的统治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 | C.甲午战争 | D.维新变法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 D.元朝设置中书省 |
《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
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 |
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 |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
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
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
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是()
A.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
D.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