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人间喜剧》
C.《大卫•科波菲尔》 D.《日出•印象》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东方文学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B.东西方文学已融为一体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D.东方文化从属于西方文化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露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享利笔法”应该属于()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和波澜起伏的改革运动,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D.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相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特别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自然科学人员;同时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这种教育变革的主要目的是()

A.与旧中国的教育彻底决裂 B.为国家工业建设培养人才
C.实现文理科系统均衡发展 D.与苏联联合对抗资本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