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部分代谢途径,图中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大部分先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
(2)物质是,物质是,物质是。
(3)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是,需要消耗氧气的是。
(4)物质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层细胞膜。
(5)在消化道中,淀粉变为物质,需经过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和酶的催化分解。
(6)肌糖元的功能是。
(7)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
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基因。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9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若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__,正常的概率是_____;若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则此孩子携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
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能促进豌豆茎蔓伸长。赤霉素的合成过程如下:
矮茎豌豆是由于缺乏某种酶,导致赤霉素不足,影响株高。请分析回答:
(1)由赤霉素的合成过程可知豌豆的株高是由(一对或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2)植株合成GPS、KAO等酶要经过两个过程, 豌豆株高这一性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进而控制代谢得以实现的。
(3)在一片豌豆田中,发现了许多被矮化病毒感染的豌豆比正常豌豆植株矮很多。有人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试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该实验不能采用化学方法测定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长势基本相同的被矮化病毒感染的豌豆幼苗若干株,将其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第二步:对甲组豌豆幼苗定期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同时乙组,并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观察并测量两组豌豆植株的平均高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预测及结论:若,说明病毒的作用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下图表示 DNA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此过程遵循原则。
(2)根据图中的碱基,可推测上图中共包括了种核苷酸。
(3)上图中,链为转录的模板链,遗传密码(密码子)存在于链上(只写标号)。
(4)如果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共含有 51 个氨基酸,则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个脱氧核苷酸(不考虑终止密码)。
某校生物活动小组要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进行研究性学习,对 DNA 分子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 DNA 分子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 DNA 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该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氮源为14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 分子均为14N -DNA ;在氮源为15N 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 DNA 分子均为15N -DNA 。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 DNA 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位置上。
第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
如果DNA 一半在轻带位置,一半在重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
如果 DNA,则是半保留复制。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二代(Ⅱ),请分析:
如果DNA1/4在重带位置3/4在轻带位置,则是;
如果DNA1/2在中带位置1/2在轻带位置,则是 。
(2)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 DNA 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各占1/2 , 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原因是。
下图一是某动物体内两种细胞分裂方式的五个示意图,图二表示该动物某一个细胞的一种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内DNA分子数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细胞,表示有丝分裂的是,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E中含有的四分体为个,细胞D的名称是。
(2)在图二中,Ⅱ表示的数量;图一所示的5个细胞中能对应着图二所示“分裂时期2”的细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