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 |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秦朝 | B.汉朝 | C.唐朝 | D.元朝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 | B.等待朝廷察举 |
C.投笔从戎戍边 | D.投作官吏幕僚 |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 B.建立法律体系 |
C.确立三省六部制 | D.实行科举制 |
判断下图,它属于()
A.西周的分封制 | B.西汉的郡国并行 |
C.秦朝的郡县制 | D.元朝的行省制 |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个特点
A.皇位世袭 | B.皇帝独尊 | C.君权神授 | D.家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