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法,丙——道 | B.甲——儒,乙——道,丙——墨 |
C.甲——墨,乙——法,丙——道 | D.甲——道,乙——墨,丙——儒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
A.官营手工业的出现 | B.机器大生产的出现 |
C.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 D.洋务企业的兴办 |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 B.村落 | C.草市 | D.夜市 |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 D.商品经济的发达 |
下列文献中最早使国人扩展了视野并介绍了西方政治制度的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瀛环志略》 | D.《康輶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