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书法美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以下对两幅书法作品的鉴赏较贴切的是(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资料     
图1                 图2

A.图1是草书作品,“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B.图1是行书作品,“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C.图2是隶书作品,“笔意秀劲,韵致超逸”
D.图2是楷书作品,“雄秀独出,一变古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就像一个朝廷命官头戴花翎,满脑子‘三纲五常’,身上却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结果,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与此评论相符合的是()

A.孔子:“克己复礼” B.张之洞:“中体西用”
C.鲁迅:“打倒孔家店” D.康有为:“托古改制”

元末明初的《水浒传》称赞聚义于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无论是帝子神孙、富豪将吏,还是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反映出()

A.对传统艺术的巨大挑战 B.对英雄主义的高度赞扬
C.对平等平均的精神诉求 D.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右图为宋朝画家崔白的《寒雀图》,此画以几枝寒干枯木和九只形态各异的麻雀,突出地表现了冬季的“寒”。画中栖枝的麻雀呈现出向、背、俯、仰、正、侧、伸、缩、睡、鸣、倒挂、理羽等各种姿态,充满了生动的情趣。该画意在( )

A.通过写实传神 B.控诉黑暗社会
C.表达文人情怀 D.描绘山河之美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种事业成败与否的无形的精神文化气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儒学推动
B.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古代科技的繁荣
C.理学的求理精神推动了当时的科技创新
D.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源于文化的缺失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此等论调”应该是()

A.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思想
B.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
C.康有为的“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观点
D.黄宗羲的“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思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