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种事业成败与否的无形的精神文化气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儒学推动 |
| B.开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古代科技的繁荣 |
| C.理学的求理精神推动了当时的科技创新 |
| D.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源于文化的缺失 |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南京条约》的这一条款说明:
| A.侵略者常以武力迫使对方接受不平等条款 |
| B.侵略者常以合理借口隐藏极其险恶用意 |
| C.大英商船的合理要求得到皇帝的诚意恩准 |
| D.大清皇帝立法赐予英国君主主掌国家权益 |
20世纪20年代,湖南某农民贴出春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归农会”。该春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时的中国革命属于:
| A.无产阶级革命 | B.民族革命 |
| C.科学技术革命 | D.民主革命 |
“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遽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余个人实不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据此判断,该材料应出自:
| A.张学良《东北易帜回忆录》 | B.张学良《西安事变回忆录》 |
| C.蒋介石《1936年日记》 | D.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 |
有一材料写道:“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非)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占今官家(皇帝)之局。”材料中的“大酋”是指
A英国国王 B法国皇帝 C德国皇帝 D美国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曾对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说明:
| A.英国的政治体制比美国的民主 | B.美国的政治体制比英国的民主 |
| C.两国的行政首脑与议会关系不同 | D.两国的行政首脑都是国家元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