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表和材料并回答问题。
图表 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品名 |
1995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07年 |
||||
城镇 |
农村 |
城镇 |
农村 |
城镇 |
农村 |
城镇 |
农村 |
|
彩电(台) |
89.8 |
16.9 |
16.6 |
48.7 |
134.8 |
84 |
137.5 |
90.3 |
冰箱(台) |
66.2 |
5.15 |
80.1 |
12.3 |
90.7 |
20.1 |
96.8 |
24.9 |
洗衣机(台) |
88.9 |
16.9 |
90.5 |
28.6 |
95.5 |
40.2 |
96.8 |
44.1 |
空调(台) |
8.1 |
0.18 |
30.8 |
1.32 |
80.67 |
6.4 |
94.8 |
8.5 |
电脑(台) |
0 |
0 |
9.7 |
0.47 |
41.52 |
2.1 |
53.2 |
3.14 |
材料“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是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一种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为此,我国政府于2009年2月1日在全国展开“家电下乡”活动,农民购买家用电器将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3%。
(1)归纳图表中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政府展开“家电下乡”活动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有哪些?
(3)结合图表和材料分析“家电下乡”的现实经济意义。
新中国的60年历程,不仅依靠党的领导,跟有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正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请你从唯物主义联系观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是如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形成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的时代精神,依靠的是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2009年9月18日结束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了十七大以来,我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力度,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明显成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并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大决议。
⑴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议的必要性。
⑵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相关决议是在“系统回顾总结了十七大以来,我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决议形成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
对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党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十五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针对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演化过程,有人说:“真理会因人因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某市高二(1)班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开展探究学习。该班同学深入某县某村,采访村长关于建设新农村的设想。在“十五”期间该县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但仍远远低于该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在采访过程中村长谈到:本村农民虽然年人均收入还只有1500元,但村委会决定在2009年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按统一标准改造农民旧房,修建村庄大道,率先建成新农村。
请你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评价该村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