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
| A.“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
| B.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 |
| C.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 |
| 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 |
1962年,台湾民众于右任写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反映了
| A.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的统一 |
|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解决台湾 |
| 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
| D.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 B.辛亥革命不彻底 |
|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 A.北伐战争 | B.台儿庄战役 |
| C.平型关大捷 | D.淮海战役 |
下面有四副有关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的经济主张
|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
|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