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质子的质量为1.007227 u,中子的质量为1.008665 u,它们结合成碳核的质量为12.000000 u,放出的能量为______MeV.
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某同学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
A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μA,内阻约为100欧姆;
A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是200μA;
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是0~999.9欧姆;
R2是滑动变阻器;
R3是保护电阻;
E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 V,内阻不计;
S1是单刀单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采用接法(填“分压”或“限流”);
②、根据上图所示电路的实物图,请在答题纸上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上相应的代号。请将该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移到最;(填“左端”或“右端”)将开关S2扳到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A2的读数是150μA;
②将开关S2扳到接点b处,,使电流表A2的读数仍是150μA。
③若此时电阻箱如图所示,则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Rg=欧。上述实验中,无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位置,都要保证两只电流表的安全。在下面提供的四个电阻中,保护电阻R3应选用。(填写阻值前相应的字 母)
A.200 千欧 | B.20 千欧 | C.15 千欧 | D.150 千欧 |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2所示的读数是mm.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小组同学实验时在安装正确,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已平衡摩擦力),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由此带来的系统误差,钩码的总质量m和小车的总质量M之间需满足的条件是:Mm。
实验时,小车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释放时钩码底端离地高度为H,现测出的物理量还有:小车由静止开始起发生的位移s(s<H)、小车发生位移s时的速度大小为v,钩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总质量为M,设重力加速度为g,则实际测量出的合外力的功mgs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动能的变化。
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A=_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用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圆形钢管内径的操作方法是:把(填“A”、“B”、“C”或“D”)放入到圆形钢管内,并尽量把它们拉开到最大位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甲图)测量圆形钢管内径时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圆形钢管的内径是 _________cm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题25—1图所示。
(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 (选填“小”或“大”)得多。
(2)题25—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为了由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
A.重物的质量过大 |
B.重物的体积过小 |
C.电源的电压偏低 |
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