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恩格斯说:“十八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他作出上述论断的最主要依据是

A.对外战争开始征服整个欧洲 B.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率先进行和完成了工业革命 D.人文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A.利弊参半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D.主张废除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扩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