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下图回答问题。
(1)此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8°E,59°N)的区时为时,该地昼夜长短的特点是。
(2)据图判断甲处风向为。
(3)请你在小图画出a→b气压的空间变化曲线。
(4)描述未来几天,b地的天气变化。
(5)比较乙丙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并分析原因。
2007年11月1日,“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专家论坛”在昆明开幕。会上,云南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即以深圳港为起点,昆明为枢纽,经缅、印等21个国家,最终抵达欧洲的荷兰鹿特丹,全长约15000千米,横贯亚欧大陆的 “第三亚欧大陆桥”。此陆运通道将比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要短3000千米左右;时间更是将缩短一半以上。
至此,亚欧大陆上将有三条横贯东西、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大陆桥”。
根据以上资料并读三条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第一亚欧大陆桥在欧洲自东向西穿越的大地形区有、、。
(2)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自然带更替规律是,导致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3)第三亚欧大陆桥从昆明至缅甸段在建设过程中将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4)请简要评价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区位因素。
(5)第三亚欧大陆桥建成之后,将对我国特别是西南地区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918千米长的河段,可建设25座大中型梯级水电站,试分析上游大力开发水电的原因
(3)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为两年生作物。它们在秋季播种育苗,次年5月收获。长江流域大部分商品菜籽含油率39-40%,产油率居各地区首位。试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长江流域成为我国油菜最主要分布地区的原因。
(4)简要说明黄河下游河段近年来凌汛明显好转的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东亚地区某季节某日的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
图一
材料二:山东半岛地形河流分布图和东南丘陵部分区域图
(1)图一所示天气形势最可能出现的季节是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分)
(2)图二中地处沿海的C城市烟台及其威海地区冬季降雪多,是名副其实的“雪窝”,请分析“雪窝”形成原因及其降雪对冬小麦生长的有利影响。
(3)写出图三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铁路①与②的交汇城市。
(4)比较图三中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方向,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
(3)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其理由是什么?
(4)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和不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