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农业集体化运动 |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主张分封制 | B.主张郡县制 |
C.反对中央集权 | D.主张中央集权 |
《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秦朝推行郡县制 | B.西周推行分封制 |
C.元朝建立中书省 | D.美国实行联邦制 |
有学者认为:“封建制度的国家在维护社会稳定、避免内战和实现王朝持久繁荣方面远较专制制度逊色。”这里的封建制度是()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皇帝制 |
有学者认为,全球政治地理从1920年一个世界走向20世纪60年代的三个世界,然后走向20世纪90年代的六个以上的世界。对这一变化理解准确的是( )
A.欧洲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
B.美国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
C.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
D.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紧张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 |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