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海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工业上从海水中可提取许多种物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下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为              
(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用来制取纯缄,其简要过程如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气体A,后通入气体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晶体C和滤液D,将晶体C灼烧即可制得纯碱。
①气体A、B是CO2或NH3,则气体A应是        (填化学式)。
②滤液D中主要含有NH4Cl、NaHCO3等物质,工业上是向滤液D中通入NH3,并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不含有NaHCO3的副产品NH4Cl晶体,则通入NH3的作用是                                            
                                                                           
(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①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②操作b是在              氛围中进行,若在空气中加热,则会生成Mg(OH)Cl,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进行了下述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
[实验原理]2KI+O3+H2O===2KOH+I2+O2,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
[实验用品]臭氧消毒碗柜、a溶液、碘化钾溶液、滤纸、玻璃片、温度计。
[实验步骤]
①取a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
②取两片用滤纸剪成的纸条,在a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湿润后分别置于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上。
③将一块玻璃片(Ⅰ)置于臭氧消毒碗柜中并接通电源生成臭氧。将另一块玻璃片(Ⅱ)置于可控温度的温箱里,尽量地使温箱的温度与消毒碗柜中的温度相等。
④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时间/min
0
15
30
45
60
90
120
滤纸的
颜色
变化
玻璃片(Ⅰ)
上的滤纸
白色
白色
灰色
浅蓝色
蓝色
蓝色
浅蓝色
玻璃片(Ⅱ)
上的滤纸
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灰色
灰色
浅蓝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步骤及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药品中的a溶液是________溶液。
(2)写出在臭氧消毒柜中产生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两块玻璃片所在环境的温度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数据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
A.空气中可能也有一定浓度的O3,所以实验数据不可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也能氧化碘化钾中的碘离子
C.O3的氧化性比O2强
D.O3不仅氧化I-的速率比氧气快,而且有漂白作用
(5)在O3氧化KI的反应中,若有24 g O3发生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

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以卤块为原料可制得轻质氧化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为Fe3+,生成Fe(OH)3沉淀除去。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请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填写空白:

表1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表2化学试剂价格表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试剂
价格(元/吨)
Fe(OH)3
2.7
3.7
漂液(含25.2% NaClO)
450
Fe(OH)2
7.6
9.6
双氧水(含30% H2O2
2400
Mn(OH)2
8.3
9.8
烧碱(含98% NaOH)
2100
Mg(OH)2
10.0
11.1
纯碱(含99.5% Na2CO3
600

(1)在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从表2中选择)是___而不是双氧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加入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③中控制pH=9.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物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试剂Y(从表2中选择)应该是________。
(4)在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⑥,则沉淀物C必需在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g。
(2)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带砝码)、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和_________________。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ΔH= -57.3 kJ/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oC]
终止温度t2/ oC]
温度差平均值(t2-t1)/ oC]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1.2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________ kJ/mol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现有镁条、铝粉、铜片、氧化铝、氧化铁、氯酸钾及其它常用的实验用品和仪器,根据现有药品,请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铝、铁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依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中所需的化学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取少量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已知2KI+Cl2===2KCl+I2,碘与溴一样易溶于有机溶剂):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

A.苯 B.四氯化碳 C.酒精 D.醋酸

(3)为使上述流程中含碘离子溶液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
(6)四氯化碳是____色液体。如果本实验用苯做萃取剂,则上层液体的颜色为 色,下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