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克的下述观点中的哪一个今天已被否定?
A 有时很难从形态特征上区分生物种 B 生物是变异的
C 有利特征都是遗传的 D 生命总是适应于环境
下表为一项实验设计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合理的是
步骤 |
操作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3号试管 |
1 |
加2%淀粉液 |
2 mL |
2 mL |
2 mL |
2 |
加稀释唾液 |
2 mL |
2 mL |
2 mL |
3 |
保温5 min |
37 ℃ |
100 ℃ |
0 ℃ |
4 |
滴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5 |
记录结果 |
淡黄色 |
淡黄色 |
淡黄色 |
A.唾液淀粉酶在37 ℃时活性最高 B.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C.碘液对淀粉的显色反应不明显 D.保温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 | B.是某些重要复杂化合物的成分 |
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D.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和温度分别属于
A.自变量无关变量 | B.自变量因变量 |
C.因变量自变量 | D.因变量无关变量 |
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的现象,其电能的直接来源是
A.由热能转变而来 |
B.由光能转变而来 |
C.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
D.由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 |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