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一项实验设计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合理的是
步骤 |
操作 |
1号试管 |
2号试管 |
3号试管 |
1 |
加2%淀粉液 |
2 mL |
2 mL |
2 mL |
2 |
加稀释唾液 |
2 mL |
2 mL |
2 mL |
3 |
保温5 min |
37 ℃ |
100 ℃ |
0 ℃ |
4 |
滴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5 |
记录结果 |
淡黄色 |
淡黄色 |
淡黄色 |
A.唾液淀粉酶在37 ℃时活性最高 B.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C.碘液对淀粉的显色反应不明显 D.保温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如图所示实验,能模拟SARS病毒的逆转录过程的是: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
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B.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
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自由组合 |
D.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
观察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tRNA,③是mRNA |
B.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④是肽键 |
C.一种氨基酸可以被多种②识别,②分子比③小得多 |
D.图中的③在向左侧移动,①内形成2个②的结合位点 |
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