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 C |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
溶解性:AgCl>AgBr>Ag2S |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非金属性:Cl>C>Si |
在一个10L的密闭恒定温度的容器中加入1.0mol Z、1.0mol X、0mol Y开始反应,X、Y、Z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在5min时Z、X、Y物质的量分别是0.1mol、0.7mol、0.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min内,Z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9 mol/L.s |
|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达式:3Z + X D 2Y |
| C.在第2min时,Y和Z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表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
| D.第5min后,X、Y、Z的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
| B.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
|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
| D.碘水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
下列“能量——反应过程”曲线图能表示放热反应的是
下列关于物质“反应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2mol SO2与足量O2反应可得到2mol SO3 |
| B.含4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加热反应可制备1mol Cl2 |
| C.10ml 18.0 mol/L H2SO4与足量铜加热反应可制备0.09 mol SO2 |
| D.一定条件下,1mol N2与3 mol H2反应可制备1.0 mol NH3 |
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mol/L 盐酸20ml(过量);
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mol/L 盐酸20ml(过量);
下列CO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