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漫画中人们对树桩感受的差异表明 ( )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具有主观随意性![]() |
B.人们的文化素养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形成的![]() |
C.人们的知识素养和价值观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就不同![]() |
D.人们的思维方式支配所作出的判断![]() |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据此回答下题。
“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
A.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
B.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
C.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
D.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
自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005年3月宣布联合国改革至今,一场“争常”战从悄无声息演变为硝烟四起。据此回答
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在英国,女王( )
①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②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③ |
对于联合国改革,中国赞同安理会扩大,主张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中国希望联合国改革兼顾历史和现实因素,在安全和发展两方面均应有所建树,特别是扭转联合国工作“重安全、轻发展”的趋势,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中国的表态( )
A.目的是维护联合国的团结和安理会的权威 |
B.反映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
C.说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唯一的主题 |
D.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伊拉克问题是近年来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2003年3月19日,美英等国在争取联合国对伊动武授权未获成功后,撤开联合国,采取单边行动,发动了对伊战争;2003年4月7日,美英发表关于伊拉克问题的联合声明,希望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发挥作用:5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在美、英、西三国草案基础上的1483号决议,解除联合国对伊长达13年的制裁,这成为联合国参与伊战后重建的法律基础。据此,回答问题:
美英等国绕过联合国而单独发动对伊战争说明( )
①世界格局出现单极化趋势
②联合国成员在伊拉克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
③霸权主义使联合国陷于半瘫痪状态
④联合国协调国际关系的能力需要加强
A.③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郑重宣布,中非双方要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 )
①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③我国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
④我国和与会各国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实现各国根本利益的一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