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在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过程中,其思潮重点是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这主要是因为
A.“天圆地方”说被打破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
C.天主教会的地位被动摇 |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
民国初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为捍卫阶级利益,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保国会的成立推动预备立宪运动的出现 |
B.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
C.国民党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发动二次革命 |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北伐战争开始 |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 |
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
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 B.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
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 | D.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 |
陕甘宁边区延川县开明绅士李丹生曾作诗赠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林公崛起宰边区,民主维新众口誉;选政三三行伟制,名扬何让古唐虞。”诗中称赞的政权性质是()
A.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
B.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
C.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权 |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 1979年邓小平访美
A.求同存异 |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C.睦邻友好 |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