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丘的《十日谈》讲了一百个故事,主要诉说了天下有情人的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其思想价值在于
A.宣扬主权在民理想 | 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
C.弘扬人文主义思想 | D.倡导宗教改革 |
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 | B.蔡锷 | C.宋教仁 | D.黄兴 |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该同学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以下是对此材料真伪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 |
B.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
C.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
D.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
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守卫祖先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连在一起的。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们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陈旭麓先生所说的“两者的冲突”应该是指中国近代史上:
A.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 B.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
C.革命和保皇派的论战 | D.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的![]() |
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五四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