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
B.“天下一家”“大一统” |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
1983年3月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主要是为了
A.应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
B.缓解经济发展中“滞涨”问题 |
C.废除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
D.消除福利国家政策的不利因素 |
美国前总统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其依据是新政
①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②照搬斯大林模式
③规定工人最高工资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
“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这种经济情况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罗斯福新政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
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主要取决于
A.工业文明进程的持续发展 |
B.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 |
C.世界经济体系化与制度化的推动 |
D.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