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震级高达里氏8.9级的大地震,被列为百年以来的第五大地震。据表完成小题。
| 年份 |
发生地点 |
里氏震级 |
| 1960 |
智利 |
9.5 |
| 1964 |
美国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
9.2 |
| 1957 |
美国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
9.1 |
| 1952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9.0 |
| 2004 |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 |
8.9 |
百年以来里氏9.0级以上大地震主要分布在( )
| A.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 B.环太平洋地震带 |
|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D.大西洋中脊地震带 |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大地震,是由于( )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
|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背运动张裂 |
|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背运动张裂 |
|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
下列有关这次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次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主要是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的,所以海啸在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 |
| B.由于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海域,所以对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影响较大 |
| C.新加坡虽然距震中比斯里兰卡近,但由于受到岛屿的阻隔只有震感,损失不大 |
| D.印度洋中的岛国马尔代夫,由于地势低,首都马累2/3的地区被海水淹没 |
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东走 | B.一直向西走 |
|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 A.40°N,64°W | B.50°N,64°W | C.40°N,64°E | D.50°N,116°E |
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④在我国境内等四个条件?
我国某个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图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
| A.向东南方向行进 |
| 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1 000米 |
| C.看到的树种多属于常绿硬叶树 |
| D.19:07:58时所到地已是黑夜 |
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