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治阶级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主要不是进行经济改革,而是走法西斯道路。德国选择法西斯道路的原因中不包括( )
| A.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应付危机的经济手段较差 |
| B.殖民地较少,不易将危机转嫁给殖民地 |
| C.德国封建残余严重,容易走向专制统治 |
| D.德国缺乏大型经济垄断组织 |
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 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
|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
下图为拿起原始武器准备保卫家园的台湾高山族战士,这一情景与下列发生的哪一事件有关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抗日战争的爆发 |
| C.甲午战争的战败 | D.八国联军的侵华 |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
|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