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四块玉·闲适 (元)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适”?这两种“闲适”又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瑶瑟①怨
【唐】温庭筠
冰簟②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③去,十二楼④中月自明。
【注释】①瑶瑟:对瑟的美称。②冰簟:清凉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③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此代指楚地。④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读过此诗的人,一般都认为,“十二楼中月自明”一句中的“自”字用得很有情味,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试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溪夜泊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注】本诗是诗人于景祐四年被贬夷陵经黄溪时所作。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颔联。
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诗歌一二句中,“”一词写出了诗人在远方来信和回到家乡这两份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简析首句中“净”字的表达效果。(4分)
探究本词抒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