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的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
A.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 |
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
C.社会文化环境 |
D.以上都包括 |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读河南地形图(图Ⅰ)及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图(图Ⅱ),回答各题。关于京津冀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
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
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 |
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
关于该工程对于河北沿线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
C.彻底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015年3月10日8时,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气温下降6~10℃。读亚洲局部区域此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各题。下列关于乌兰巴托、北京、郑州、合肥、东京五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乌拉巴托上升气流较强 | B.东京、北京处于阴雨天气 |
C.东京和合肥的气压差低于15百帕 | D.合肥的风速大于北京处 |
由图可知,N地与乌兰巴托气压的最大高差是( )
A.16帕 | B.18帕 |
C.24帕 | D.21帕 |
由此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受冷空气影响,京津冀等地的霾可能会逐渐减弱消散 |
B.西北地区的大气能见度会降低 |
C.黑龙江、吉林等地出行时需关注封路信息 |
D.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 |
某日,在美国旅游的王先生的手机新闻上显示当地5时整,一轮新月位于地平线上,据此回答各题。“一轮新月”位于其(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下列现象可以确定的是( )
A.华北平原鸟语花香 | B.莫斯科昼短夜长,天寒地冻 |
C.长城站科考人员工作正忙 | D.开普敦白昼变短,炎热干燥 |
下图大圆为晨昏圈,图中PN与PQ两侧日期不同,图示范围为夜半球。读下图回答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是北极点 | B.经线PN地方时为12时 |
C.Q自转线速度低于N点 | D.PQ为180°经线 |
经线PM与晨昏圈相交于M点,M是一个动点。每日只在图示时刻观察点M,连续观察并绘制M点沿PM经线的运动轨迹。若观察时间在整个4月份,则M点沿PM经线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
A.M位于北半球,减速朝北移动 | B.M位于北半球,加速朝南移动 |
C.M位于南半球,减速朝北移动 | D.M位于南半球,加速朝南移动 |
京津冀一体化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为1亿人。读图回答各题。有关京津冀一体化的地理背景正确的是( )
①北京发展所带来的人口、交通、就业和环保压力严重,发展周边卫星城,疏导北京城市压力刻不容缓
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利用交通先行的优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③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构建“两核多点”的发展格局
④在一体化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及防治环境污染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判断关于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金融等第三产业为主,其产业与技术向天津、河北扩散 |
B.天津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为主,以先进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向北京输送资源、劳动与产品 |
C.河北以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占优,以动力指向型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钢铁、化工、能源等 |
D.三地在一体化过程中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产业结构相似的经济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