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西下。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以下哪个题目最可能是其原题
A.《甲午悲歌》 | B.《珍珠港祭》 | C.《台湾沦陷》 | D.《日寇投降》 |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
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 |
B.诸侯权力增强 |
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 |
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 B.自给自足 |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
出土地点 |
陕西 |
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
山东 |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
山西 |
平陆枣园 |
内蒙古 |
和林格尔 |
江苏 |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耕作方法示意图。这一耕作方法始于( )
A.春秋战国 | B.秦汉 | C.隋唐 | D.明清 |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提倡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这反映了
①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②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③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