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在进行图中[①]操作时,要用 分别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 而结合。
(2)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是 法则,可用公式(图解)表示为 。
(3)Ⅲ是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自交产生F1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将上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后代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特性,原因是 。要想获得纯合子,常采用的方法是 。
(4)下列是几种搭配的密码子,据此推断图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搭配的种类(按前后顺序排列) 。
[甲硫氨酸(AUG)、甘氨酸(GGA)、丝氨酸(UCU)、酪氨酸(UAC)、精氨酸(AGA)、丙氨酸(GCU)]
2015年9月1日,四川最长寿老人付素清迎来118岁生日。有科学家对其身体基因进行检测后,发现她的钙磷代谢调解能力、叶酸利用能力都非常好,不容易骨折,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很低,超过一半的中国人,脂质代谢能力都不如付素清。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化合物,其中,_____________是最常见的脂质,也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除此之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功能。而其中的___________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饮食中过多的摄入______,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
(3)脂质与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中后三者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以_______为骨架,它们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这些基本的单位称为单体。
(4)组成蛋白质的单体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
(5)糖类和脂质都可作为能源,相同质量的脂质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__ __。
胰岛素分子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现有如下材料:
①胰岛素含有2条多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一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A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下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②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是有区别的,现把人和其他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
猪:B链第30位氨基酸和人不同;
马:B链第30位氨基酸和A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牛:A链第8、1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羊:A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天竹鼠:A链有8个氨基酸与人不同,B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不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_________个。至少含有 个氨基和 羧基。
(2)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51个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少了___ _。
(3)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尿液中有葡萄糖,称为糖尿病,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胰岛素,但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为糖尿病人治疗必须用动物体内的胰岛素的话,最适宜的动物是__________。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 C·坎贝尔以及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病的开创性疗法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其中,威廉 C•坎贝尔和大村智是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链霉菌提取出了对线虫门生物具有抵抗作用的阿维菌素,屠呦呦从中药草青蒿中提取出了对抗疟原虫的青蒿素。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链霉菌和疟原虫分别染色,染成绿色的部位为( )
A.均为拟核 |
B.均为细胞核 |
C.链霉菌为拟核,疟原虫为细胞核 |
D.链霉菌为细胞核,疟原虫为拟核 |
(2)现已知从青蒿中提取到的青蒿素为有机化合物,且不溶于水;其修饰产物青蒿琥酯(Artesunate)可溶于水。某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想探究青蒿琥酯是否属于我们所学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探究青蒿琥酯是否是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实验原理:①还原糖与__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
②脂肪可以被_____________染液染成____________色。
③蛋白质与______________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_____。
④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步骤:①取8支洁净的试管,分为4组,每组2支,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D1.D2;向每组的1号试管添加适量的青蒿琥酯溶液,2号试管加入等量的超纯水。
②探究是否是还原糖:向A组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___ _混合均匀后再注入);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________________,观察试管出现的颜色变化。
③探究是否是脂肪:向B组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情况。
④探究是否是蛋白质:向C组试管分别先注入__________,再注入___________,观察试管出现的颜色变化。
⑤探究是否是淀粉:向D组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记录请设计表格记录实验内容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曲线。
(1)该曲线表示种群增长的 曲线。
(2)在e点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这个值被称为 值。以后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3)在曲线的点 上,种群增长速率最高。
(4)如果该动物是一种经济动物,在种群达到点 时,对其进行利用最好。
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图乙是图甲中①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图甲所示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五个部分组成。
(3)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 的形式传导的。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表现为 ,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变化成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电位差,使兴奋向前传导。
(4)兴奋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是通过图乙所示的突触来传递的,该结构由突触前膜、 及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此处传递兴奋的物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