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安石曾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与唐朝纳绢代役相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    )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限制官僚地主的经济特权
C.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
D.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比图一和图二,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

A.生产模式的变化 B.生产工具的进步
C.社会组织的完善 D.经营方式的改变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察举制强调官员的才能第一 B.科举制注重考察自然科学
C.察举制容易导致任人唯亲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扩大

.“明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从材料可以得出

A.明太祖没有参照元朝的政治制度
B.内阁官员的权力呈加大的趋势
C.明朝内阁与汉唐宰相都有决策权
D.中书省与内阁均影响皇权加强

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应诞生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