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该图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引发了金融危机
B.中国是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受益国
C.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
D.中国扭转了国际金融危机

有史学家指出:“在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趋势的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选择一个世界。”该史学家实际是强调了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居优势
B.全球化进程只有利于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仍控制着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中写道: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

A.欧共体各国认识到政治联合才是出路
B.欧共体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实体
C.这可能加剧美欧之间的贸易摩擦
D.欧美从此走上了贸易竞争的道路

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大国时代”准确解读是
①质疑美国“一超独霸”地位
②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欧洲是多极化中最有活力的一极
④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处于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已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B.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C.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的道路 D.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