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自2007年10月7日起,全市轨道交通全路网(不含机场轨道交通线)实行2元/人次的单一票制。这是继今年元旦全市公交车实行廉价政策后,北京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的又一重要举措。至此,北京的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票价都属全国最低。
近年来,北京除了路网建设,公交车和地铁廉价是公交优先战略中公共财政投入最多的环节。北京市发改委明确表示,低票价政策不是权宜之计,将长期坚持,市政府有这个财力。
(1)从市场经济角度,说明北京市政府动用公共财政手段发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分析财政的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事物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成意识。”请回答:
(1)什么是意识?(5分)
(2)从上述材料中说明,意识的根源是什么?(5分)
(3)上述材料中表达的意识是否是正确的意识?为什么?(10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仅能够制造出各种转基因产品,还可以克隆出一些动物,如克隆羊、克隆牛、克隆人类的器官,甚至可以克隆人,这说明人可以创造物质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11分)

有人认为,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但人类社会产生之后,社会的发展处处留下了人们思想活动的痕迹,人们的思想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见,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则不一定是客观的。
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道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10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自然资源。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只会导致人类环境危机,经济发展最终也将难以为继。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少数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0分)

材料一:我国南方某镇,原来全镇工业经济总量为4亿元,外向型经济则一直是一条短腿。镇领导也有这方面的积极性,但投资环境与一些乡镇相比差得很远。
“引凤必先筑巢”,这个观念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个镇的做法照样引“凤”!他们认真调查,积极进取,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到2005年,工业经济总量上升到40亿元。
材料二:我国开放水果市场后,各地发展水果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些地方政府一哄而上,大量搞苹果园,以致近两年出现了价跌滞销、果贱伤农的状况,使那些辛苦数年刚尝到甜头的果农们,又感到了失望和痛苦。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两则材料中的“积极性”相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2)从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