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同学将组成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一个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C三种化合物,乙同学将组成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一个基本单位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D三种化合物。你认为C、D两种化合物分别指的是
A.尿嘧啶、胸腺嘧啶 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 D.尿嘧啶、腺嘌呤
下列有关细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两侧呈不对称分布,膜蛋白可以运动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ATP等结构或物质都含有C、H、O、N、P
C.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空气
D.癌细胞容易侵袭机体周围正常组织
将某一经32P充分标记DNA的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1P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2P的DNA分子数为N/2 |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2P,则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只含31P,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由于一次剧烈的地质变化,原来生活在某山谷的一个鼠种群被刚形成的一条汹涌的大河隔离成A和B两个种群,千百年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由交配。下表为基因U的相关基因型在种群A和种群B中的个体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致使种群A、种群B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自然选择直接选择表现型,导致种群A、B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出现,体现了突变的不定向性及基因重组的多样性
D.种群A中基因频率是25%,种群B中
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引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B.三氧化二砷使癌细胞凋亡的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
C.维甲酸能够有效地减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凋亡癌细胞内染色质固缩,DNA复制和转录减慢 |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关以洋葱(2n=16)为材料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洋葱根尖的伸长区细胞染色,观察到的细胞核是绿色的 |
B.处于0.3g/mL的蔗糖溶液里的洋葱根尖某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已死亡 |
C.利用根尖为材料,可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中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过程 |
D.利用根尖为材料,可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16个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