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回答4~5题。
| 年龄 |
O~14岁 |
15~59岁 |
60岁及以上 |
总计 |
|
| 甲 |
人口数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3.7 |
|
| 乙 |
人口数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75 |
0.7 |
2.2 |
3.6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地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暑假期间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25°N附近某地野外考察,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当地区域的山河分布简图。
考察日志记载,当天A城沿B方向日出,沿C方向日落,并且A城的物影于北京时间11时50分时最短,则图中所示河流AB段的流向是
| A.由西南流向东北 | B.由东南流向西北 |
| C.由西北流向东南 | D.由东北流向西南 |
考察日志中,下列描述可能不正确的是
| A.河水较1月份考察时更浑浊 |
| B.从A向C,河谷中的砂石颗粒越来越大 |
| C.河流水位较1月份考察时测量的数据要高 |
| D.河谷两岸及山麓所见大片苹果园 |
队员发现河流DF段弯曲,而AC段比较平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AC段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小,以侧蚀作用为主 |
| B.AC段河水流速较DF段的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
| C.DF段河水流速更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 |
| D.DF段河水流速较慢,以堆积和侧蚀作用为主 |
该考察区域可能位于的省区是
| A.山东 | B.江西 | C.浙江 | D.福建 |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若图中1地外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为500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地是洼地 | B.1地海拔比500米低 |
| C.1地是凸地 | D.1地海拔在400-500米 |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是
| A.799米 | B.899米 | C.999米 | D.1099米 |
通过调查发现,甲地可以种植甘蔗,而乙却不可以,原因
| A.甲地靠近海洋,降水丰富 | B.甲地土壤肥沃 |
| C.甲地纬度低,热量充足 | D.甲地位于盆地内部,热量充足 |
读“沿40°所作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水域①与陆地②的名称分别是
| A.太平洋佛罗里达半岛 | B.地中海朝鲜半岛 |
| C.印度洋新西兰 | D.大西洋马达加斯加岛 |
对④水域东侧地区地理景观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A.沃野千里 | B.泽国千里 |
| C.针叶林广布 | D.烈日炎炎,棉田广布 |
读图,回答下列题
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
|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
|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
|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 B.上海 罗马 孟买 |
| C.北京 罗马 雅加达 |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