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九大目标:完善民主法制,切实尊重保障人民权益;致力“共同富裕”,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保障民生之本,构建社会“安全网”;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增强全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激发社会活力,打造创新型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天蓝水清,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材料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出现举世震惊的打地震,面对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灾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齐心协力,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倾尽全力,唱响了一曲抗击震魔的壮歌。
材料三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做好农民工工作要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即要对进城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等看待,使他们享有平等待遇和权益。
(1)请根据材料一,说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对内职能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知识,说明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心系群众、积极抗灾的原因。
(3) 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政府做好农民工工作要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
有同学们普遍认为:“奶粉事件”是一次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这无疑使中国乳品行业面临危机。但是,任何一个“危机”,如果处置得当,吸取教训,凤凰涅槃,这个危机就可以演变为新的“契机”。此次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可能导致乳品行业的重新洗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请用矛盾的观点谈谈你对这段材料的认识。
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以来,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某校高三(1)班开展了相关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同学们通过新闻了解到:经国家质检总局核查,共有22家生产企业的69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含三聚氰胺。为维护中国名牌产品声誉,决定撤销三鹿、蒙牛、伊利、光明等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请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究“问题奶粉”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
表一:表二: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图表,说明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1:广东省某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材料2:该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拥有量对比图
材料3 :时逢改革开放30 周年,2008 年10 月9 一12 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三中全会把“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作为到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
注: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回答:
( l )材料1 、材料2 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 分)
( 2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道理简要分析材料1与材料2之间的内在联系。
(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