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一整套殖民化的教育体制 |
| B.把中国青年学生培养成日本侵华的奴才 |
| C.实现对中国的殖民统治 |
| D.教育制度的日本化 |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加强了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当时从英国本土到印度的最近航线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 B.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 |
| C.大西洋——地中海——红海——印度洋 |
| D.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英国经济在世界上仍具有举足轻重的是
| A.造船业和金融业 | B.纺织业和造船业 |
| C.冶金和航运业 | D.纺织业和机器制造业 |
19世纪中期以后,国际工人运动日益具有国际性,其根本原因是
|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马克思主义诞生 | C.第一国际成立 |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从下列《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引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国家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 英国(1851年) |
48% |
52% |
| 法国(1851年) |
75% |
25% |
| 俄国(1851年) |
93% |
7% |
| 美国(1850年) |
87% |
13% |
A.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城市化过程
B.农奴制下的俄国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
C.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D.法、美等国尚未开始工业化进程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 |
| 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
| C.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
| 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