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下面是编辑的“中外杰出人物评说”资料卡。请参照范例,填写相关内容。

人物
地位
主要贡献(概括说明)
秦始皇
 
 
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荣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领导开创美国的民主制度和立国原则,影响深远。
拿破仑
 
 
列宁
 
 
孙中山
 
 
毛泽东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的梦想始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古老的梦

图一图二
(1)图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图二反映了古代农民的什么梦想?
救国梦
(时间:1898年初秋。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 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
王利发 那为什么呢?
秦仲义 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 开工厂?
秦仲义 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好啦,我该走啦。
……
王利发 您看秦二爷,他又办工厂,又忙着开银号!
崔久峰 办了工厂、银号又怎么样呢?……他越来越有钱了!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
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老舍剧本《茶馆》
(2)根据材料,概括秦仲义的梦想,结合崔久峰的话,说说秦的梦想为什么难以实现?
乌托邦梦
1958年生产的1,100万吨钢铁中,有300万吨在1959年8月被宣布不适合用于工业——小高炉根本取代不了大型钢铁厂那样的作用。在这些一步登天的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949—1965)
(3)材料中的“乌托邦梦”出现在哪一运动中?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
“入世”梦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正式接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终于圆了漫长而艰辛的“入世”梦! 世贸组织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贸组织。
(4)世贸组织的英文简称是什么?为什么说“世贸组织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贸组织”?

人们常在那些独领文明风骚的地区之后冠以“时代”二字,有人因此将人类历史进程概括为“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中海地区曾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放异彩。以地中海为中心地区,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文明曾影响到广大的周边地区, 南及撒哈拉,东南至红海地区,东北至黑海地区,西出直布罗陀海峡,北至高卢与英伦三岛。时间长达几个世纪。因此,被人们称为“地中海时代”。——何芳川《太平洋时代与中国》
材料二在1842年刊行的《海国图志》中有如下记载:“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目,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荚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
材料三 20世纪初,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地中海时代”在政治文明上的重大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比分析导致意大利“富强不再”和英国“迅速崛起”的原因。
(3)据材料三,你认为“太平洋时代”真的到来了吗?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阐明理由。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探索出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国经济状况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了。……要推进整个经济,所需要的正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上。……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我们必须以尽快的速度扩大我国工业,把工人数量增加一两倍,我们必须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且愈快愈好。
——摘编自《斯大林全集》
材料二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要改进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全国工业复兴法》
材料三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模式对苏联兴衰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和斯大林模式的本质区别。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探索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铁路是现代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的发展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 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斯蒂芬森,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中国之有铁路,始于1876年外国在上海所修的吴淞铁路。1881年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为减轻顽固派的反对,一开始不得不采用马拉车箱运煤;……1895年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作为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的铁路轮船被视为起衰振弊救国图强的利器, 才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从1895到1911年,出现第一次铁路修建的高潮,先后修建了东清、胶济、京汉等几条较长的干路……但这些铁路大部分都借入了外国资金,外国资本势力对它们仍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朱荫贵《近代新式交通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三 1949年12月,在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局常委会上,搁置半个世纪的修建成渝铁路被提上议程。作为四川人,邓小平对引发辛亥革命的四川保路运动太清楚了,清政府和国民政府修不好的成渝铁路,共产党能不能修好?当邓小平赴京向毛泽东请示时,毛泽东回答,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否则,就暂时搁置.邓小平讲了三点理由,说服了毛泽东及党中央。——摘自《邓小平说服中央修建成渝铁路》
(1)据材料一,概括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飞速发展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3)综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邓小平讲的三点理由可能有哪些内容?

材料一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合法的谋生职业)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摘自商鞅《商君书》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其商工之民……邦之蠹(蛀虫)也。
──韩非《五蠹》
材料二汉代而有抑商政策,……然其贱商之政令……则未免流于矫枉过正。中国……贱工轻商之社会风气,历二千余年之传承,以至19世纪,实为不争之事实,共喻之常识。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清政府“奖励实业”之举发端于甲午战争后,但作为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却是在1903年商部设立之后。1902年,清政府在……“库储一空如洗”的财政团境中,开始注目于“商政”,讲求商务,并接受了督办政务大臣奕劻等人的奏请,于翌年7月在中央设立商部,以为“振兴商务”之地。……商部之设,由政府出面倡导实业,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变化。──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在对“商”的认识上,韩非对商鞅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汉唐“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并指出在宋代商人居于怎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设立商部的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部设立带来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