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790~2000年某国乡村和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下题。
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
| A.大幅提高 | B.持续提高 | C.大幅下降 | D.持续下降 |
该国位于( )
| A.亚洲 | B.欧洲 | C.北美洲 | D.拉丁美洲 |
辽宁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速春季最大,夏季最小。辽宁省年平均风速分布和太阳能资源区划示意图(下图),该省的太阳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读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M点的风速数值可能是
| A.3. 2 | B.3. 5 | C.3. 8 | D. 4. 1 |
下列对该省风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速的变化规律自南向北递减 |
| B.风速的大小与地形有关 |
| C.山区风速变化最大,沿海风速变化最小 |
| D.由沿海向内陆风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有关该省能源分布及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丰富程度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
| B.太阳能水平分布与风速水平变化呈负相关 |
| C.山区海拔高,适宜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
| D.沿海地区建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 |
2011年11月29日,杭州某地理考察团去山西进行实地考察,飞机改飞呼和浩特机场降落。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考察团走出呼和浩特机场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漫天大雪、能见度仅为5米 | B.晴空万里、地上有积雪 |
| C.道路两侧绿化林霜叶正红 | D.绿草漫漫、牛羊遍地 |
17时15分,该团离开机场去住宿地,太阳还在西边;而此时的杭州夜幕开始降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①经度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拔高度④雪地反射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下图中MN、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MN、EF相交于O点且平面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P是EF上的最北点。完成下题。
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 A.M地昼短夜长、N地昼长夜短 |
| B.E地和F地昼夜等长 |
| C.M、N两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 |
| D.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 |
即将建设的中巴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读下图,回答下题。
修建中巴铁路难度比较大的原因是沿线地区
| A.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 B.连接内陆与太平洋,工程量大 |
| C.有印度河流经,洪涝灾害频发 | D.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下列各题。
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
|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
|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