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85年7月—1990年6月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原因分类 |
占迁移人口的比重(%) |
性别比 |
经济性原因 |
56.2 |
217.3 |
1.工作调动 |
11.5 |
268.4 |
2.分配录用 |
5.9 |
243.5 |
3.务工经商 |
24.3 |
223.8 |
4.学习培训 |
12.9 |
149.7 |
5.退休退职 |
1.6 |
603.9 |
家庭性原因 |
34.5 |
39.0 |
6.投亲靠友 |
9.9 |
75.9 |
7.随迁家属 |
10.4 |
67.4 |
8.婚姻迁入 |
14.2 |
9.7 |
其他原因 |
9.3 |
215.0 |
合计 |
100 |
123.1 |
(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___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__人员比例最高,且该时期的人口流动与以前主要受___________影响不同,主要是___________。
(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3)在所有经济性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__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___性人口数;在家族人口迁移中,___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___性人口数。这是由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____不同造成的。
读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24分)
(1)有诗为证“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诗)。说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比较河流上、下游地貌形成中外力作用的不同特点。
(2)说出图示地区南部的气候成因。解释图示河流上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
(3)说出本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特点,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气温的分布特点。(10分)
(2)说出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及判断依据。(8分)
(3) 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下图为北太平洋周边区域图,图中AB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此时北京时间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3分)
(2)P、Q两地纬度相当,但两地降水差异很大,试比较P、Q两地哪个降水多?并说明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3)分析旧金山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据表比较旧金山和诺福克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l0分)环境保护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族群,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建国后,发起多次开垦浪潮,大批内地人组成建设兵团迁移西部,开展土地平整运动,致使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荒漠化严重,罗布泊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
简述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及该湖干洞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8月,东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水过程.一度出现24小时内超400毫米的强降雨,较常年同期偏43.3%。至8月19日,嫩江、松花江流域111个县(区,市)373.7万人受灾。同期我国江淮地区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
分析东北此次暴雨洪涝形成的自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