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1985年7月—1990年6月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原因分类
占迁移人口的比重(%)
性别比
经济性原因
56.2
217.3
1.工作调动
11.5
268.4
2.分配录用
5.9
243.5
3.务工经商
24.3
223.8
4.学习培训
12.9
149.7
5.退休退职
1.6
603.9
家庭性原因
34.5
39.0
6.投亲靠友
9.9
75.9
7.随迁家属
10.4
67.4
8.婚姻迁入
14.2
9.7
其他原因
9.3
215.0
合计
100
123.1

(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___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___人员比例最高,且该时期的人口流动与以前主要受___________影响不同,主要是___________。
(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3)在所有经济性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__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___性人口数;在家族人口迁移中,___________性人口数超过___________性人口数。这是由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____不同造成的。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地理——旅游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区自然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巴尔喀什湖A、B处盐度分布与变化


2010年
2014年
A
1.48‰
1.52‰
B
10.4‰
10.6‰

材料三:阿拉木图、阿斯塔纳气候统计图

材料四:甘草在中药、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等方面有较高使用价值,适宜生长在45°N至50°N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亚国家是野生甘草的盛产地,且当地人没有使用甘草的习惯。中国野生甘草资源的枯竭制约了加工产业发展,一些药企纷纷转移投资地。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描述巴尔喀什湖盐度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阿拉木图与阿斯塔纳的降水差异及原因。
(3)结合材料,简析我国药企纷纷到哈萨克斯坦投资加工甘草的有利条件。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选修(环境保护,必选)
下图为两河流域河口地区1973年和2000年湿地面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湿地面积变化特征,并分析湿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