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调查报告    

文化程度    
一个文盲劳动者    
一个小学文化程度劳动者    
一个中学文化劳动者    
一个大专文化劳动者    
劳动生产率    
基数为1    
可提高43%    
可提高100%    
可提高300%    

从劳动生产率看。我国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1/26,美国的1/25,德国的1/20,也就是说,这些国家一个从业人员等于我国的20个。不仅如此,我国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还高于韩国、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  
材料二,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与发达国家各类技工所占比例(%)    

国家    
初级技工    
中级技工    
高级技工    
中国    
60    
36    
4    
发达国家    
15    
50    
35以上    

在广州,目前高级技工、技师还不到总职工人数的万分之三;即使在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上海,高级工也仅占6%左右。有的企业甚至面临“有订单来不及做、有图纸没产品”的尴尬。                                             (材料一、二来源《光明日报》)  
材料三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情况是: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约35%,从业人员8000万人。但大多数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技术和关键设备以来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制造”成了质低价廉的代名词。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台湾与大陆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目前两岸关系呈现出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4月—7月,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相继成功访问大陆,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多项共识。2006年4月14日—15日,国共两党经贸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大陆宣布了进一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
材料二:台湾当局极力推进“台独”,遏制“三通”,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2005年12月台湾地方“三合一选举”中惨败后,先抛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接着,在2006年大年初一,陈水扁又抛出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然而,给他带来的却是更为惨重的失败。且不说遭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声讨,就连“以华制华”的美国也对陈水扁施以惩戒。先是陈水扁“出访”中美洲“友邦”企求过境美国遭到拒绝,接着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5月13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美中关系听证会上明确表示:“让我清楚的说,台湾独立就是战争。”
请用唯物辩证法知识简要说明台湾当局推行“台独”,阻碍两岸关系发展惨遭失败的原因。(16分)

材料一: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也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我国钢铁产能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电解铝行业产能已高达1030万吨,闲置生产能力就有260万吨……国家发改委决定2006年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材料二: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005年12月国家出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与之相配套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399类高能耗、重污染、安全环保达不到国家标准、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将被限期淘汰。此外,还涉及鼓励类539条,限制类109条。凡是符合节约能源和资源,能够综合利用的一些项目,特别是一些采用高新技术来降低能耗的项目都列入鼓励类。
回答问题:
⑴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政府将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的哲学依据。(16分)
⑵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政府在经济管理中怎样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8分)

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只要通过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就行了。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筑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进入小康。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口,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简称“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回答问题:
⑴概括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3分)
⑵从唯物论角度简要说明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依据。(9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