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太湖蓝藻危机使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因造纸厂排污的影响,河南新乡三王庄村地下水污染严重,数千名村民饮水困难……。近年来,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导致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正不断加剧。

材料二 由于治理污染可能影响GDP的增长,进而可能影响政绩考核,一些地方宁要经济“畸形繁荣”,不要健康发展,造成环境监管失控。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许多环保问题久拖不决。
材料三 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污染企业开始转移。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强烈的发展愿望,仍在重蹈覆辙,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甚至不惜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三高”(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企业。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污染项目的转移埋下了环保冲突的隐患,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在新的地方重新爆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说明应如何认识环保冲突事件的频发。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03~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注:①2008年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出现转折性变化,正由过去的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向供求总量偏紧、品种结构矛盾日益突出转变。
②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国际粮价自2002年开始上涨,到今年初已累计上涨65%。资料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全国粮食生产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 7.7%。预测2008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有可能保持在高位运行基础上的基本稳定。
材料二:
2006年我国及广东省耕地面积统计


耕地面积(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亩)
全国
182 700
1.39
广东
3 719.3
0.4

注:①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警戒线为人均耕地面积0.8亩。
②2001~2005年间,广东省共减少耕地258.45万亩,平均每年减少51.69万亩,粮食自给率不足40%。
材料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为什么?
(3)针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请你为我国政府提几点建议。

高三(10)班同学成立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财税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通过努力,同学们搜集到下列资料。
图 “十五”期间我国税收总额(亿元)

表 “十五”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
区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

地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
70.8%
15.5%
13.7%
比“九五”期间增速
20.1%
18.3%
17.9%

请你说出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
(2)同学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这一现象:我省某县政府给该县机械厂厂长张某奖励30万元,并明确宣布此奖免缴个人所得税。理由是他超额完成承包利税指标,对本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请你说明该县政府重奖“纳税大户”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同学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有意偷逃税款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有些人对这一现象还无动于衷。
偷逃税款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克服偷逃税款现象?

某同学在网上搜索了一系列材料,对“国家收入的分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经过探究,该同学得出了三条结论:第一,我国的财政支出包括多种形式;第二,财政在我国发挥着巨大作用;第三,财政收入越多就越能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
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得出的结论分别作出评价。

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显示,2008年底全国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将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材料二: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前三项是上海(79%)、经济发达地区(52%)、深圳(49%)。选择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首选项不到3%,就业后一两年内因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大学生高达50%。月薪1 000元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同时,七成以上企业则认为2005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拟定一个调查题目,并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有人说,随着国企改革的发展,我国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在减弱。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