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A.化工厂、炼油厂 B.电镀厂、皮革厂
C.发电厂、酿造厂 D.造纸厂、水泥厂
(2)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各类都可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
读图7并回答问题
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
|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问题。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 A.明显滞后 | B.明显过快 |
| C.发展比较合理 |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
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图6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图中黑色部分)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问题.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
|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
|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李明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摇过,鱼儿在池塘中跳跃。基埂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问题。李明的家乡所处的区域是 ( )
| A.黄淮海平原 | B.东北平原 |
| C.珠江三角洲 | D.渭河平原 |
当该区域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的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
| A.信息产业 | B.轻纺产业 |
| C.旅游业 | D.精密仪表工业 |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5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问题。
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 类型 |
箭竹及灌丛 |
阔叶林 |
旱地 |
水田 |
石砾地、裸地 |
高山灌丛草甸 |
| 比重(%) |
28.90 |
25.30 |
10.40 |
3.10 |
5.70 |
0.01 |

在该水源地内 ( )
|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
|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
| A.保护高山灌丛 | B.防止水土流失 |
|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 D.扩大梯田面积 |
该水源地位于 ( )
| A.长江三峡谷地 | B.青藏高原 | C.汉江谷地 | D.江南丘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