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问题。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山地为()
A.天山 | B.小兴安岭 | C.长白山 | D.阴山 |
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 |
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 |
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 |
D.b河有春汛与夏汛 |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中。据下表回答问题。
地区 |
经纬度 |
海拔(米) |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甲 |
102°E,25°N |
1 891 |
7.7 |
19.8 |
乙 |
113°E,28°N |
68 |
4 |
32 |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 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