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2 分)
材料 1 :中国和美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
国家 |
2007年人口数(亿)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
1990~1995 年 |
1995~2000 年 |
2000~2005 年 |
2007 年 |
||
中国 |
13 . 21 |
1 . 10 |
0 . 91 |
0 . 75 |
0 . 51 |
美国 |
3 . 03 |
1 . 00 |
0 . 83 |
0 . 71 |
0 . 9 |
材料 2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 1 / 4 ,但人口占全国的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材料 3 :国家统计局 2006 年 3 月 16 日公布: 2005 年全国 1 写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 14735 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 4779 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 296 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 537 万人。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0 . 63 %。
20 世纪 80 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 1 )由材料 1 中资料分析中国和美国人口现状对社会的影响。( 6 分)
( 2 )材料 2 中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分)
( 3 )材料 2 中美国退休的老年人,沿着箭头方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分)
( 4 )我国口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 2 分)
( 5 )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10 分)
( 6 )从材料 3 图中看出,人口迁人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新疆吸引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资料二:
表一、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表二 2004年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指标
资料三: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套活动厦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下图是两类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图。
(1)根据资料一,说明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2)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的阶段,分析其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原因。
(3)从资料三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
比较左图与右图,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月日前后,太阳直射在纬线上,图中B、C、D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2)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值季。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与赤道相同的纬线是。
(4)此时,D点所在地方时为。E点地方时为。
(5)这一天,B地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6)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东、西)偏,后向(东、西)偏。
(7)DB线正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8)A在B的方向,D在B 的方向。
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每空1分))
(1)气压带C、E分别是: 、 。
(2)画出图中风带B、D、F的风向,并标注其名称:
B 、D 、F
(3)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环流圈。
(4)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多雨的是(用字母表示)。
(5)各气压带中,由于冷热原因形成的有、(用字母表示)。
(6)南半球的西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填字母),与地球距离最近一颗恒星是(填名称)。
(2)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 和(填名称)
(3)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将中山大学学生“苏梅克近地天体奖”获得者叶泉志发现的161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汶川星”在图中星和星(填名称)轨道之间。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将对应的关系填写在括号内。
①地球磁场………………() A 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 B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 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