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灾情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某校高三(12)班学生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景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就在全世界还在惊诧错愕的时候,中国总理在三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务院决定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每人发放5000元抚慰金。
(1)请你谈谈“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哲学依据。
情景二: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释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整个民族觉醒,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是的,四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塞翁失马!
(2)从温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哲学道理?
情景三: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英雄人物。为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雷勇等5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蒋敏等517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3)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国际局势为什么复杂多变?

2007年7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结束了对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访问。萨科齐此次出访,旨在建立地中海联盟。2007年9月3日,巴西外长阿莫林建议在联合国框架内设立处理环境问题的新的国际组织或机构。在当代国际社会,各种国际组织不断产生,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1)国际组织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2)为什么会不断产生国际组织?

进入2007年,我国农业、文化产业、展览业等越来越多的产业“走出去”,深圳、广西、浙江、上海等地“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信心走向世界。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2)我国企业应如何“走出去”?

经济界人士预言,21世纪经济将没有国界:欧洲统一货币的实施,世界性跨国公司的相互合并,世界性统一生产规格的逐步完善,以及世界性网络热潮带来的全球信息革命,将个人、企业以及国际市场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上述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2)面对这一趋势,我国应该怎么办?

在我国民主制度中,第一位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