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二(5)班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开展探究学习,他们深入该县某村,收集到以下数据:
村民人均年收入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事业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 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 患病就医率
2000元 6年 10% 5% 60%
(1)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请你从哲学角度提出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哲学依据。
[例]课题: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哲学依据: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研究课题:
哲学依据:
(2)该班同学就建设新农村的设想这一话题采访了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村主任谈到:村委会决定在2007年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强制村民搬入中心村,按统一标准建设别墅式小洋楼,修建村庄大道,率先建成新农村。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村长的设想进行评价。
材料一:2008年7月25日,扬州市召开市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收集意见交办会。会议对今年市人大代表与选民“统一见面日”活动中收集的368条建议和意见进行分解,并要求各承办单位于8月26日前向市人大代表作出书面反馈。
材料二:现在距2008年11月4日美国总统选举日的时间越来越近,不管是民主党的候选人奥巴马,还是共和党的候选人麦凯恩,他们都必须筹集到足够多的钱,才有可能坚持到投票那一刻,否则,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1)由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对比两组材料中的选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材料一从法律、制度、实践来说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享有真正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享有民主的保障;材料二从美国总统选举的巨大花费来说明美国的民主是有钱人的民主,美国的百姓并没有真正的民主。通过两则材料对比,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观点,简要说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积极意义。
近日,商务部启动“中国制造”海外宣传,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这则30秒的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一中心主题,强调中国企业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正不断与海外各国公司加强合作。以往我们习惯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调和韬光养晦的谋略,很少像现在这样高调出击,主动在全球做起了“形象广告”,这不是一种偶然和表象,而是这个时代语境之下的必然结果。
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的“国家形象广告”,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试分析其现实经济意义?
(2)运用哲学与时代关系知识分析“国家形象广告”是这个时代语境下的必然结果的原因?
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代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实践无止境 , 创新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问题 :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 , 结合材料 , 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依据。
胡锦涛强调,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
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