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玻璃缸三只,分别标上A、B、C,各放入清水200mL和少量水草,每缸内各放5只大小相似的蝌蚪。
②在A缸内每天加入5mg甲状腺制剂;B缸内每天加入甲硫咪唑(甲状腺抑制剂)5mg;C缸的水中不加任何药剂,同时三缸内每天加入煮熟的蛋黄少许,连续7d。
③观察三缸中蝌蚪的体长、四肢及尾的变化,每天记录一次。请回答:
(1)预期三缸中的蝌蚪:最先长出四肢的是 缸,7d后尾最长的是 缸。
(2)如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说明 。
(3)实验中C缸的作用是 ,如C缸的水中缺少碘,则蝌蚪变化更像 缸,原因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按如下左图装置进行了实验,并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排气口的胶管设计成长而弯曲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的最初阶段,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3)在上图所示的计数室中,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一个小方格内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________________个。
(4)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________。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BR作为植物激素,与IAA共同________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避免光照对________的影响。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___。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_______,说明_______。
(3)IAA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_____,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的________。由于重力引起水平放置的幼苗主根中近地侧和远地侧IAA浓度不同,_______侧细胞伸长较快,根向地生长。
(4)为验证上述推测,可进一步检测并比较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细胞中________(填“IAA合成基因”或“IAA极性运输载体基因”)的表达量,若检测结果是野生型植株主根细胞中该基因表达量_______BR合成缺陷突变体,则支持上述推测。
(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15所示。图15中传出神经元是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放的 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该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 中枢以及言语区的 参与调节。
(2)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84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结果。结果见上表,D≥4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 。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
刚收获的种子在晾晒时所散失的水,主要属于________;那么我们再把晒干的小麦种子放在洁净的试管里用酒精灯加热,这时,试管壁上会出现水珠,那这一部分水属于________;马拉松赛进入最后阶段,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________;叶片发黄是由于植物叶肉细胞中缺少________;植物出现花而不实“花而不实”是缺少________。
图是某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1、2、3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