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20题。(15-19每题3分)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从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①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 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 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有删节)
  注释:①赵简子,即赵鞅,周舍乃其臣僚,曾于简子门前立三昼夜,简子怪而问之,答以愿为其臣僚以效力。
  15.下列加红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固谢不受
  B.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于我心有戚戚焉
  C.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时同坐人皆怖畏壹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16.加红词古今意义差别最小的一项是(  )
  A.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
   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B.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潦倒新停浊酒杯
  D.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17.下列加红的字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邻家有起大宅者
   后秦击赵者再
  D.臣下守职,惧于不称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1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仪因为郡相孔融嘲讽他目无尊上,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既不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译文:
  (2) 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 “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①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①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帅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①媐(xī):嬉戏。②瘗(yì):埋葬 ③窭(jù):贫穷。
 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B.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 干:求
C.又忌甫以白衣超用 超:超凡
D.与刘公、金公数相左 左:不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道人乃耳语甫曰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B.遂言甫于朝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任侠有口辨
  申甫好为行侠仗义之事且口才很好
B.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申甫学习了一年多的兵法,不再钻研佛学了
C.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
  元兵非常藐视京都,京城的九道城门日夜都关闭了
D.独帅麾下营娘娘山

  刘公独自率领部下在娘娘山安营扎寨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子时的申甫由于年幼无知而拒绝了道人向他传授八阵图之术。
B.申甫学兵书,见解高超非其他门客可比,而受刘廷传赏识。
C.得到权臣举荐,被皇帝授予副总兵的申甫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国家危亡,申甫上阵,身中数十箭而死,却受指责,令人叹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①肄:学习、练习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竟:直至……终了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3分)
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在意礼仪,表现粗鲁。
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译文:
(2)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译文:
(3)以尊卑次起上寿。
译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小题。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上文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坐镇/而且 B.镇压/然而
C.安定/却 D.镇守/况且[]

把文中划线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根据《烛之武退秦师》完成下列各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失其所与,不知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晋军函陵2敢以烦执事3以乱易整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1军队2对对方的敬称3改变4替
B.1驻军2执掌事务3交换4被
C.1驻军2对对方的敬称3替代4给予
D.1军队2管理事务3交换4是

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僚缴进,陛下置而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臣早失怙恃怙恃:指父母 B.轼狂狷寡虑狂狷:狂妄急躁
C.轼感荷恩贷恩贷:恩情 D.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无任:不胜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苏轼“赋性愚直”及皇帝对他“圣德广大”的一组是()

A. B.
C. D.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苏轼因性格所使,仰仗着皇帝对他的宽容恩宠,对自己不好的性格不收敛不警惕。
B.因为苏轼的诗文中有不恭顺的内容,所以在他的这些诗文传播开后,受到了惩罚。
C.苏轼在被捕前让人对苏辙说,自己在朝中很是孤单,自己原来亲近的人因为怕受到牵连不会为自己讲情,希望苏辙能念及手足向皇帝为自己讲情。
D.苏辙举缇萦卖身赎文的典故,想说明自己要以自己的官职来为苏轼赎罪。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
译文:
(2)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
译文:
(3)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