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六届四中全会于2004年9月16日在京召开,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列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出现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发展而来 ②在封建经济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③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④洋务派起了诱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提到的“耒耜”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 )

A.青铜 B.骨头 C.铁 D.钢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
结论
A
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
C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
D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的重要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
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20世纪初,以绅商为主体构成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
②出台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力
③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④策动诸省独立,清朝统治士崩瓦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