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人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平发展理念的提出与之相契合。基于此,我们对国际文化的形势有三个基本判断:一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二是不同文化间对话多于对抗、交流多于封闭、合作多于冲突的主流不会改变;三是对外文化工作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结局不会改变。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博大的胸怀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其精义也在于此。从历史到今天,文化交好、礼尚往来在中华民族对外交往中常常被优先选择,既显示出一个文明国家的品格和气度,又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把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不断开创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新局面。
(1)上述材料包含了文化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2)现阶段,我们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开创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新局面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1522万辆,比2006年底净增373万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幅。汽车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能带动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玻璃等行业的发展,将使得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汽车服务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吸引庞大的社会资金并产生大批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它的发展要求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可对高科技行业起较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尽管大量汽车进入家庭改善了老百姓的出行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机动车污染已上升为我国城市大气和噪声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中不仅排放温室气体,还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还对人体产生损害。
材料三: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08年12月5日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改革方案将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决定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附加费等6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这将有利于企业加快结构调整,鼓励企业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建立规范的税费体制;促进公平负担,依法筹措交通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资金。
(1)结合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家用汽车消费增长有什么经济意义?(5分)
(2)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应该如何解决材料二存在的问题?(6分)
(3)结合材料二、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进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依据。(5分)
材料一: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材料二: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加强库区建设,落实移民扶持政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要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渝东南等地区扶贫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旅游基地。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改善内陆开放的政策环境,大力提高开放水平。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1)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国家实施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性。(6分)
(2)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应该如何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8分)
材料一:世事变幻,波谲云诡!正如2008之楼市。大大小小的开发商们,还沉浸在2007年的“辉煌”中无法自拔的时候,一切就都变了。中国房地产市场也由2008年初的“沸点”状态急速降温。截至目前,市场萧条的态势仍在延续。尽管自第四季度以来,政府加大了救市力度,各主要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略有回暖之意,但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先行指标依然不很乐观。
材料二:2008年1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当前,要坚持住房市场化基本方向,坚持对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实行住房保障制度的原则,加大政策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保持合理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试分析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治学依据。(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6分)
2008年12月11日上午,广西各族各界群众3万多人欢聚在南宁民歌广场,热烈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广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使广西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实现了当家作主;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
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材料中是怎样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